Proceedings Review of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dvances (ICSEA 2010)
今年雖然有投上 ICSEA 2010, 但是受限於早先已經申請了到 SEKE 2010 的補助了, 不太方便再跟國科會申請, 只好放棄 Nice 之行, 委託也有投上的另位實驗室同仁代為進行 Presentation.
不過帶回來的 Proceedings 還是應該掃過一次. 雖然 ICSEA 不算是頂好的 SE Conference, 但是我還蠻喜歡逛這種 Proceedings, 有時候會發現一些不成熟但是有趣, 具啟發性的想法 :)
1. A. Martin, R. Mazalu, and A. Cechich, ''Supporting an Aspect-Oriented Approach for Web Accessibility Design,'' pp.20-25
Software GUI Design 事實上從 70 年代以來就沒有公認的 Process. 雖然期間曾經有一段時間出現了各種 Methodology, 也有類似於 OO 分析的方法出現, 但是始終對於應該在何時開始考量 GUI, 中間的 A/D/P Process 與 Application 本身的 A/D/P Process 關係, 以及後續的 Maintenance 議題, 沒有一個串起來的發展系統. 而 Web GUI Design 近年來的思考似乎也漸漸向 Conventional Applications 靠齊... 除了看起來 Style 不太一樣, 其實操作模式都跟 Conventional Applications 很類似. 如果我們把 Browser 換成一般的 Client-side Interface, 似乎就也沒什麼兩樣. 我倒是很期待看到 Web GUI Design, 或是討論 Accessibility 議題是, 如果針對 "User 使用同樣的 Client-side Interface (Browser) 來看所有的 Web Applications'' 這點作討論的話, 會出現什麼樣的 Papers.
2. H. P. Breivold, D. Sundmark, P. Wallin, and S. Larsson, ''What Does Research Say About Agile and Architecture ?'' pp.32-37
我對於這篇的 Summary 不太意外, 因為整篇直接嘗試把 Agile 對於 Architecture 的影響在不限定 Context 的情況下去評估, 本身很可能得不到任何有意義的結論. 對我來說 Agile 其實是不適合直接跟其他的 Paradigms 去比的. 更進一步來說, 大部分的 Paradigms 都有它最適合的使用情境, 硬是要拉在一起比意義不大. 比較重要的是, Managers / Developers 是否可以在適當地時候得到該使用哪種 Paradigms 最有利的建議. 以這篇來說, 如果可以鎖定目前最常使用 Agile Paradigm 的開發情境, 再歸類此情境下最常被採用的 Architecture Design 類型, 再來作討論會比較有意義.
3. M. Basdavanos and A. Chatzigeorgiou, ''Placement of Entities in Object-Oriented Systems by Means of Single-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pp.70-75
這篇讓我想到五年前在實驗室的一個沒有完成的計畫. 該計畫的其中一個觀念就是把 Use Cases 當作 Capabilities 的集合來分析, 所有的 Objects 事實上是 Capabilities 的 Distribution. 這樣做的目的很抱歉無法在這裡說明...畢竟這是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活起來的計畫. 不過可以理解在這篇裡面嘗試把所有的東西都打散, 不要依照直覺與經驗式的去找出 Objects 的想法. 但是在此之前的前端分析方法 Papers 中沒有明說...我覺得這對這篇 Paper 的 Justification 還挺重要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 Second Author 是 Alexander Chatzigeorgiou, 他跟 Nikolaos Tsantalis 的幾個 Works 真是令人印象深刻, 也讓我對這篇的下一步充滿期待阿...
4. M. Gebhart, M. Baumgartner, and S. Abeck, ''Supporting Service Design Decisions,'' pp.76-81
這篇左看右看總覺得, 跟 OO 的某部份分析方法好像阿(笑), 只不過一些關鍵字, 像是 Class, Coupling, Metrics, 沒有被拿出來, 也沒有被 Formalize 就是了. 我想, Service-Oriented Computing 跟 Functional Paradigm 以及 OO Paradigm 之間的關係, 應該在未來的兩年內就會很明朗了, IEEE TSE 上已經開始有 Paper 表明立場了...
5. H. Kaindl, J. Falb, S. Melbinger, and T. Bruckmayer, "An Approach to Method-Tool Coupling for Software Development," pp.101-106
因為這個方向, 實驗室也有一個延續性的計畫方向在做, 不便評論太多, 但是這個題目很實用也很有趣. 簡單來說, 現在的 Software Process/Paradigms 越來越多, 裡面要做的事情越來越細也越明確, 但是又不是每個細項都要在每一次的 SDLC 中被作到. 另一方面, 不管是 Commercial 或 FLOSS 的"工具"也越來越多, 同時各項工具目的用途有重疊也有相異, 有些共享標準有些沒有. 好的工具很重要, 如何知道根據工作選與使用好的工具更加重要... 大概就是這樣的問題.
6. M. Y. Santos and R. J. Machado, "On the Derivation of Class Diagrams from Use Cases and Logical Software Architectures,,," pp.107-113
從 Use Case Diagram 到 Class Diagram 的自動生成也是一個老問題了, 近幾年來幾乎沒有什麼新的東西出現, 主要還是這技術本身有 Accuracy, Reliability 的問題在, 連帶影響 Efficiency & Effectiveness... 太小的系統用處不大, 太大的系統又沒人敢/有必要用. 不過這篇 Paper 倒是提供了另外一個角度的思考: 如果在 Transformation 過程中, 加入了 Domain-Specific 的 Constraints 進去, 是否會讓這個技術有 "轉換" 之外的價值產生 ?
7. K. Popovic, Z. Hocenski, and G. Martinovic, "Do the Software Architects get the Need Support for the Job They Perform ? pp.123-128
這篇我只對最後一個整理出的 "What Architects Do and What They Need" 表格有興趣. 要我自己整理可能都要花個幾天想想.
8. S. Gunther, M. Haupt, and M. Splieth, "Agile Engineering for Internal Domain-Specific Languages with Dynamic Programming Languages," pp.162-168
我覺得這篇還不錯, 從務實的的角度把 "大家其實都是這樣作 DSL 的", 以及 "這樣作 DSL 比較會有人用" 給整理出來. 其實 Domain-Specific Language 可以說無時無刻都存在, 只是透過 Formalization / Standardization, 以 Language 的角度作整理, 才能有效地利用/重利用. 而建立於既有的 Programming Languages 之上, 可以省去建立 Compiler 的麻煩, 同時如果跟自家產品用同一種 PL 就有更多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上的好處. 不過現有的 Dynamic Programming Languages 在被利用來建立 DSL 的侷限性, 例如適用的 Domains 等等, 似乎還是一個未知的問題 ?
9. S. C. de B. Sampaio, E. A. Barros, G. S. de A. Junior, M. Jose, C. e Silva, and S. R. de L. Meira, "A Review of Productivity Factors and Strategies on Software Development," pp.196-204
就只是關於 Productivity Factors 以及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Strategies 的整理. 可參考用.
10. M. Breu, R. Breu, and S. Low, "Living on the MoVE: Towards an Architecture for a Living Models Infrastructure," pp.290-295
我只能說, 有夢最美阿... 基本上有統一的 MetaModel. 以及不斷被建立的 Adapters 當然是很理想. 問題是一個不需要時常被更新的 MetaModel, 勢必造成不同 Models 之間的實質差異性會很大, 這樣的話能夠透過 Adapter 去解析與管理不同 Models 的能力就變低. 退一步來說, 在 Programming Languages 的轉換問題上, 也曾經造成一陣子的風潮, 但是現在幾乎沒有看到人在談了, 取而代之的是從根本建立一個共通的中介碼, 然後不同的 Programming Languages 則是根據用途變成不同 "Interfaces" 的感覺. 但是連在 Programming Languages 階段的改變, 實質效益跟使用度/接受度都還沒有明顯的功效之前, 我覺得一下子拉到 System Modeling 的層級還太早.
11. N. M. Carod and A. Cechich, "Cognitive Profiles in Understanding and Prioritizing Requirements: A Case Study," pp.341-346
雖然我認為如 Paper 內所提到, 此篇的 Study 結果也很難被用來佐證在其他 Context 下, 此方法的有效性, 但是 "感覺應該會有效" 卻是很直覺. 要想看到比較大規模的 Case Studies 也許還要等好一陣子, 畢竟這個想法的相關工具跟實驗應用的商業公司數量感覺都還不算多. 同時如何建立 Cognitive Profiles 在不同的應用情境下似乎又是一個不同的問題. 或許把此想法跟 Visual Software Requirements 結合會有意外的發展...
12. G. Grambow and R. Oberhauser, "Towards Automated Context-Aware Software Quality Management," pp.347-352
這篇 Paper 在 Abstract 以及 Solution Approach 一開始所描述的其實是一個 Too Good to Be True 的理想, 貌似我在碩一快結束時提的碩士論文題目也是類似的想法, 而且還包含更多 SDLC 的東西在 Context-Aware 的概念下, 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這篇作者的 "偉大願景" :p 很遺憾理想跟事實總是有相當落差... 從 GQM 出發我不認為是個好選擇, 因為 GQM 相當倚賴經驗法則去建立 Model, 要想全自動化需要先建立相當程度的假定 (Assumptions), 而這又會讓 GQM 變得不好用. 從這篇所引用的 Agent-based GQM Papers 全都是出自不太有名的會議論文也可略窺一二.
13. C. L. Reis and J. M. Pacheco, "Minimizing CO2 Emissions in a Computing World," pp.395-399
跟內文無關, 只因為最後一頁的那張圖 (話說, 內文也沒直接引用到這張圖阿... = =). 這圖很有意思, 最近有個題目的關係, 正在重新思考 Distributed Computing, Grid Computing, 到 Cloud Computing 之間的關係, 跟演進的理由. 這張圖在某個角度上還蠻符合我目前的想法. 這三個名詞都是指不一樣的東西, 雖然核心技術會感覺很像, 但是本來 CS 很多技術都是舊的, 只是當 User & Context 改變了, 想要達到的 Perception 也改變了, 導致最終提供的 Services 也改變了, 此時 Challenges 也不一樣了. 當然, 達到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覺得比較有意思的, 扣掉自家實驗室的, 大概是這些篇, 因為按照順序看下來, 基本上頁數也是照順序. 在 page 399 之後的覺得有些跟 SE 關係其實較遠了, 有些非常技術性, 就是穩定地建立一個演算法來加強或解決某個具體的問題之類的, 可衍生的想法較少, 就都不記了.
上午10:27
|
標籤:
paper review
|
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上午10:27
and is filed under
paper review
.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 RSS 2.0 feed.
You can leave a response,
or trackback from your own site.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