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home 也進行了相關的報導 : Pixnet 改版出包 恐重演無名用戶出走潮 .
Ptt Blog 版發起的回報活動, 可以看到究竟已被發現了多少 Bugs :
如此多的問題, 讓人懷疑究竟新架構決定上線前, Pixnet 的工程師是怎樣進行必要的 Testing 的.
雖然說期間每天都有公告說明進度狀況, 但是顯然整個新架構所導致的問題百出.
- [公告] 8/20 目前站上狀況報告
- [公告] 8/21 目前網站狀況報告
- [公告] 8/22 本日重點修正進度
- [公告] 8/23 目前網站狀況報告
- [公告] 8/24 網站現況說明
- [公告] 8/25 重點事項說明與修正進度報告
- [公告] 8/26 網站狀況說明
不是要幸災樂禍, 不過這真是一個好的 Case Study, 真希望有機會可以知道整個內部的來龍去脈. 從這個 Case 可以想到的幾個延伸問題 :
- 除了 Testing 的問題以外, 是否 Pixnet 工程師也沒有考慮過會出問題的可能, 新系統沒有任何 Backward Compatibility 考量, 導致現在不是 Pixnet 不想回復舊版, 而是根本回不去 ? Online Software/Service 的 Backward Compatibility 有哪些東西要考量 ?
- 個人資料被 BSP 或 Web Applications 綁架的議題, 在無名及 Pixnet 相繼出問題之後, 是否會浮上檯面呢 ?
- 提供服務的 BSP 或 Web Applications 背後的工程師素質顯然也相當重要, 但是一般使用者基本上不會去注意這點--直到出大問題之前, 這種情況是否會有所改變 ? 如何評估 BSP 的安全可信度 ( Security Reliability ) ?
- 我們會有定期的防空演習, 是否提供服務的軟體公司應該進行類似的演習 ? ( 可能是由內部的 QA 小組製造狀況, 或是有專門的外部公司介入, 就跟 CMMI 驗證一樣, 這跟單純的 Software V&V 不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