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 Sensor 或是 GPS Devices 固然是一種方式, 也常用於自然災害偵測與防治以及疾病控管等大範圍監控系統上, 但是幾乎都是透過衛星傳輸資料, 要在城市中使用, 為了降低成本需要仰賴於城市無線網路基礎設施, 同時即便如此, 大量的 Sensor 裝設費用仍然很嚇人.
在這些困難下, 其實過去的警廣交通網作法, 反而是可以讓人考慮的一條路. 台灣主要道路的路況是由熱心的駕駛回報到警廣, 然後由警廣彙整略加查核後由廣播通知鄰近其他駕駛人
同樣地, 我們可以期待類似 Twitter 與 Google Maps 的結合. 透過 Twitter, 使用者可以時不時地簡短報告自己周圍的地理狀況, 然後以 Google Maps 作為具體呈現的平台, 廣播給大家知道. 已經有類似的服務在 TwitterVision 被實現. 相關的主題也可以在 Google 上利用 "Twitter Google Maps Mashup" 作為關鍵字找尋, 有相當多的討論.

透過 Twitter 而來的 Message 或是 Media (Photo, Vedio Clip, etc) 應該可以在使用者輸入時先作簡單的分類或是 Tagging, 然後在後端利用 Semantic Analysis & Semantic Web 以及 Image Recognition, Image Classification 對於這些資料根據 Google Maps 的基本地理條件 (Constraints) 作彙整, 針對不同使用者的使用需求, 提供即時的相關資料整理.
交通以及路況就是一個很容易處理的應用. 只要在輸入者提供一些簡單的 Template, 很容易就能得到使用者身邊有用的 Data, 然後就能夠整理成該地區有用的交通及路況資訊. 當然, 這依舊仰賴於無線網路基礎設施的鋪設, 以及手持式電子裝置的普及 -- 不過話說回來, 這時代有哪項網路服務不是建立在這樣的預想 (Assumption) 之下 ?
期待很快能看到這樣的 Product 出現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