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局什時會整合 Google Earth ?

颱風夜寫這篇真是應景阿 ^^

長久以來中央氣象局都只有提供俯瞰的衛星雲圖, 但是 Abstraction Level 太高, 也沒辦法任意變更 Granularity, 說穿了只是往往在颱風來時, 只是看到台灣整個被淹沒而已, 沒辦法調整 Granularity 來看自己居住地區的最近幾小時情況. 雖然也有提供即時影像, 但是一來都是定點, 同時一下子又把視野調到太小, 參考度其實也不高.


我相信中央氣象局手上握有的資料一定比利用衛星雲圖給一般民眾看到的更多, 只是受限於經費以及技術限制, 沒辦法在網頁上提供更先進, 更詳細且好用的 Visualization 介面給訪客.

既然如此, 是否中央氣象局應該考慮採用整合既有的技術, 例如 Google Earth, 作為平台, 附加屬於中央氣象局的有用資訊呢 ?

目前 Google Earth 已經可以讓使用者即時觀察颱風以及颶風等天氣狀態, 並且上面可以看到許多有用的天氣資訊, 如果中央氣象局可以讓資訊部門成立一個小組負責把中文化的資訊整合上去, 我相信只有初期會花比較多心力, 之後就會很輕鬆.


甚至當 Google Earth 的 3D 化成熟之後, 將可以進一步把颱風的面貌用 3D 的圖像顯示, 這樣應該有助於一般民眾對於颱風強度以及危害的認識與警覺性, 而不是僅透過一些聽不懂的數據去了解颱風. ( 以下圖片引用自 Google Earth Community )

稍微查了一下, 颱風與氣象相關資料的 3D Visualization 也是有在作呢, 希望可以早日成熟, 一定會很有用的 :)

2 意見:

Cox 提到...

問題是, 專業的氣象資訊與呈現和一般民眾生活的關聯是什麼. 衛星雲圖, 颱風路徑預測圖, 累積雨量表, etc. 這些訊息在風災來的時候並沒有太大意義阿. 至少到目前為止看了這麼多專業的氣象表演, 還沒有覺得有任何意義的傳達 (都是 data interpretation 而已).

另外就是, 台灣的氣象觀測點能夠提供多精細的 granularity 呢? 我在這邊看到的氣象資訊呈現的確比較 fancy, 內容也較豐富, 但是不見得比較 detail.

再來就是國家政策了. 記得之前在思考 GIS 曾經發現過, 在台灣, 地理相關的資訊並無法讓民眾自由取得 (國防機密阿...), 因此, 氣象資訊會否也是同樣的情況?

seLain 提到...

因為我找不到我想要的, 只好找個看起來像的來充數 ^^b 我想要的是類似 Google Map / Google Earth 可以很容易的調整觀看地區的 granularity, 甚至是角度, 而隨著不同的 granularity, 提供的氣象資訊也會不同. 不過我沒有想到資訊提供的問題...不知道在 Smart Home 中被提到的一些簡單的戶外雨量風力偵測 Device 的成本會不會很高, 否則可以考慮在群聚地周圍一定範圍建立 Weather Sensor Network ?

另外, 學長提到跟生活相關, 我想到一個 : 如果可以統計過去地區因為颱風發生的災害新聞, 例如積水等等, 然後比對當時的雨量情況, 或許可以在天氣預測的同時建議那些地方可能會淹水, 可能會發生意外之類的 ? 不過這又是一種預測, 不準的話氣象局又要被罵了 :p

Designed by Posicionamiento Web | Modified by seLain | Bloggerized by GosuBlogger | Blue Business Blogger